9月28日,我国最大的3D打印应用中心——重庆华港工业园在江北港城工业园举行了盛大的启航仪式,标志着该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在助力我市及中西部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该中心将推动中国3D打印技术从应用研发走向真正的产业化。
技术实力国内领先
重庆华港工业园位于江北区港城工业园两江时代4号楼,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以重庆华港科技有限公司为运作实体。
“之所以是国内最大3D打印应用中心,这里除了规模大,也是目前国内3D打印领域标准最高、功能最全的应用中心。”重庆华港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称。
据介绍,重庆华港科技有限公司由四家企业合资而成,其中领衔企业为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这家公司在国内,可谓是工业级3D打印的领航企业,其创始人许小曙博士是世界杰出科学家。
通过与华曙高科的战略合作,华港科技不仅建立了“高分子复杂结构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西部应用示范中心”,还拥有代表世界领先水平的工业级3D打印生产系统10套,涵盖了金属、尼龙、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多种灵活的3D打印解决方案。
同时,这里还拥有世界顶尖的3D打印研发、技术、应用、服务团队,包括许小曙博士,以及来自德国、美国、法国、荷兰等国家众多资深的3D打印专家和工程师。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启动仪式上,重庆华港科技与眉山德鑫航空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卓美华视光电有限公司、重庆科学技术研究院4家公司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3D打印技术的科技成果转化。
“3D打印的科技成果如果在实验室束之高阁就失去意义,其真正的价值是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该负责人称。
然而,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产品,在3D打印方面的需求千差万别,不是买一台设备回去就万事大吉,而是需要相应的材料、软件和后台服务。这正是目前我国3D打印技术推广速度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所在。而这些应用端的研发和创新,正是该中心需要攻克的难题。
据称,应用中心之所以选择落户重庆江北,正是看中了这里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先进制造业的集群效应。
“我们的目标是,以重庆为中心,辐射全国。”据称,该中心将专注于为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消费类电子产品、医疗、教育等领域提供快速样件制造、定向应用研发及批量生产、3D打印理论与实操培训等服务,预计5年内将形成10亿元年产值规模。
2020年 江北区研发机构将达100家以上
“江北传统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江北区政府相关负责人称,江北区全力引进3D打印应用中心落户,必将提升江北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助推江北建设成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集聚区。
据介绍,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近年来,江北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今年1— 6月,江北区高新技术产品实现产值153.3亿元,占地区工业总产值380.7亿元的40.3%;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0家,达55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研究中心29个,比上年增加9个。今年5月,江北区还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复,成为全市首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城市。
江北区的目标是,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城区行列,实现全区R&D经费支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市级以上研发机构、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科技企业融资规模成倍增长;科技进步贡献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均得到显着提高。其中,类似3D打印应用中心这样的研发机构将力争达到100家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