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开发专项”作为国家16个科技重大专项之一,也是唯一由企业——中国石油牵头组织实施的重大专项,参加此次“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重大专项区”的展览。
在约200平方米的“油气开发专项”展示区内,“长庆油田上产5000万吨技术模型”和“深水、深层油气开发技术模型”显得格外壮观和耀眼。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宜林站在模型前,向健步走来观看展览的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油气开发专项”最新研究进展和中国石油科技创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一边听介绍一边看模型,他关切地询问长庆油田5000万吨上产稳产情况、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现状,以及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安岳气田储量规模和深度、页岩气资源前景等问题,王宜林一一做了回答。
据了解,“油气开发专项”在中国石油的牵头组织下,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30多家企业,8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攻关,形成了六大技术系列、20项关键技术,研制了13项重大装备,建设了22项示范工程。这些技术和装备不仅应用到国内陆地、海洋的油气勘探开发之中,而且在海外油气田的开发中也得到应用。
“十二五”以来,不仅“油气开发专项”取得丰硕成果,中国石油还紧紧围绕战略目标和发展需要,突出“主营业务战略驱动、发展目标导向、顶层设计”科技工作理念,坚持“六统一”信息化工作原则,持续推进科技进步,加快信息化成果转化,重大理论和技术研发成果丰硕、信息化建设和推广应用实现新跨越、管理体系和人才队伍不断完善,取得40多项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30项,成功应用信息集中系统50个,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工作整体水平稳居中央企业前列。
王宜林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油气开发专项”展台参观,是对中国石油全体科技工作者和百万石油员工的巨大鼓舞,我们一定不辜负总书记的嘱托和殷切期望,坚决按照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时提出的“坚定信心,坚韧不拔,坚持不懈,加快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发展理念,有效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着力培育创新型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为国家推动能源革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
据展览主办方介绍,这次科技创新成就展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次大型巡礼。展览以“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为主题,共分总况、重大专项、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农业科技、民生科技、区域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人才和融入全球创新网络10个展区,通过800多件实物、120多件模型、近百项互动项目等,全面系统展示了“十二五”我国科技界和全社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取得的一批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和重要工作进展。
柔性直流输电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是当今世界上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技术制高点。舟山±200千伏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是世界上电压最高、容量最大、端数最多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该工程攻克了一系列世界级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建成了国际领先的多端柔性直流试验研究体系,建立了从关键组件到成套产品完整的国产设备产业链,充分展示了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在新一代直流输电领域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多端柔直技术的突破,在提升电网消纳大规模风电能力的同时,有助于解决海岛能源供给问题,对我国发展海洋经济、保障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在展台的另一端,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通过沙盘、多媒体、3D模拟等形式,加强与观众的互动体验。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位于河北省张北县、尚义县境内,采用全球首创风光储输联合发电技术线路,攻克了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世界难题。由公司自主研发的联合发电智能全景优化控制系统,作为整个电站的控制中枢,对风电场、光伏电站、储能电站和智能变电站进行全景监测与综合控制,借助这套系统,可以实现风电、光伏、储能发电等7种运行方式。该工程创新驱动以清洁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的科学实践,成为引领全球新能源建设发展的风向标和梦工厂,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中国电力科技进步一等奖。
记者从展览现场获悉,目前,我国科技创新的一些关键指标已经跃居世界前列,2015年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增长到55.3%,全社会研发支出超过1.4万亿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都是2010年的3.3倍。这些数字的攀升反映了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力的蓬发。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隆重举行。中国有色集团的“红土镍矿生产高品位镍铁关键技术与成套设备”项目作为“资源与海洋开发”板块先进技术装备“走出去”的典范,在成就展的“推动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支持民生福祉改善”展区精彩亮相,这是本次展览中展示的唯一一个有色金属资源开发项目。
中国有色集团以沙盘的形式对缅甸达贡山镍矿项目予以全景重现,通过对矿山、厂房、码头、生活区的模拟展示,生动再现了达贡山镍矿项目的宏伟景象,彰显了中国有色集团海外资源开发的“排头兵”地位,引起了观展人员的关注。
达贡山镍矿项目是中缅矿业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该项目于2013年10月通过缅甸政府验收,得到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以及缅甸政府高层的亲切关怀和高度关注,寄托了中缅两国政府和人民“巩固发展胞波情谊”的殷切期望。项目建成投产后运行稳定,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相关生产技术已向国内同类型的红土镍矿火法冶炼企业进行了推广辐射,起到了引领国内镍铁冶炼技术发展方向、改变中国镍铁冶炼格局的重要作用。
据了解,本次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以“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为主题,由科技部、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联合主办,教育部、工信部、环保部、中科院、国防科工局等18个部门机构参加。展会通过基础研究、民生福祉、资源开发、农业科学、高端制造等10个展区全面地展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各领域通过科技创新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期间,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分别参观了展览,并对“十二五”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开幕。作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企业代表,武汉需要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携其最新自主创新成果——天廪机器人参展,以机器人迎宾互动和节目表演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了智能机器人研发的最新成果。
![]() |
![]() |
![]() |
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吸引众多参观者。图为6月4日,参观者在观看中国中车的高速列车模型。 新华社照片
青岛日报/青报网讯 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日前在北京展出,青岛中车四方股份时速500公里车辆、青大附院与海信集团共同研发的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海尔海创汇等十个项目(团队)受邀参展,展示了青岛在交通、医疗、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
由青大附院与海信集团共同研发的海信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海信CAS)、海信外科智能显示系统(海信SID)获批参展。该系统可以将患者的原始CT影像数据还原处理成三维立体肝脏,帮助医生在术前精确了解患者肝脏和肿瘤的各种复杂关系,其中多项关键技术均为国际首创。当青大附院副院长董蒨现场通过手势控制旋转、移动显示屏上的三维肝脏画面时,观众发出了阵阵惊叹之声。
在海尔海创汇展区中,融合了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科技的智慧浴室核心控制系统——魔镜,引起了众多年轻、时尚的参观者的兴趣,人们通过亲身体验魔镜的“环境监控、热水控制、健康档案、浴室娱乐”四大系统,真实感受到未来智能生活的魅力。作为海尔重点打造的创业项目孵化平台,海创汇通过“人人创客”的模式创新,真正实现了供需两端的完美融合。除了“魔镜”之外,海创汇在此次展会上推出的小帅私人影院、HelloKitty洗衣机、海尔智能马桶盖和海融易等优秀产品都备受瞩目。
在此次展会上,中车四方股份通过模型、展板、实物等方式展示了时速500公里车辆、高寒车辆及转向架等创新成果;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重点介绍了国内首家培育农业小微企业融资、挂牌上市的全要素、全链条式“农业星创天地”项目;青岛华高墨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高性能石墨烯材料及应用产品;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董事长郅立鹏带领团队进行工业有机废气治理的图片;参加展出的还有“蛟龙号”深潜器模型、中科院海洋所的科考船模型、海洋生态牧场的沙盘,以及中科院院士吴立新关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介绍的滚动视。频。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于北京展览馆举办。本次展会以“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为主题,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军委装备发展部主办,参加单位包括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等18个部门机构。展览内容共分“总况、重大专项、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农业科技、民生科技、区域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人才、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十个展区。
其中,区域创新展区中的杭州自主创新示范区板块由杭州市科委组织杭州高新区大华股份、宏杉科技、好络维、华三通信,临江高新区信多达等多家企业参展。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科技部副部长侯建国一行对杭州展区高度关注。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目前正在北京展览馆展出。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TjAb众创空间作为天津市首个生物医药类的众创空间,携10余家入驻企业代表,在展会期间通过实物、展板、模型、多媒体播放等形式向观众展示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创业进展和最新成果。
TjAb众创空间位于此次展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展区,该展区旨在推动大众创新创业、加强科学普及、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其参展内容包括儿童视知觉治疗系统、功能食品系列产品、闭环式生态大健康系统、植物细胞培养平台系列产品、3DFlo细胞培养仪、侵袭性真菌病早期诊断联合检测新技术等。本报讯 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日前在北京展出,我市中车四方股份时速500公里车辆、青大附院与海信集团共同研发的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海尔海创汇等十个项目(团队)受邀参展,展示了我市在交通、医疗、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由青大附院与海信集团共同研发的海信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海信CAS)、海信外科智能显示系统(海信SID)获批参展。该系统可以将患者的原始CT影像数据还原处理成三维立体肝脏,帮助医生在术前精确了解患者肝脏和肿瘤的各种复杂关系,其中多项关键技术均为国际首创。当青大附院副院长董蒨现场通过手势控制旋转、移动显示屏上的三维肝脏画面时,观众发出了阵阵惊叹之声。在海尔海创汇展区中,融合了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科技的智慧浴室核心控制系统——魔镜,引起了众多年轻、时尚的参观者的兴趣,人们通过亲身体验魔镜的“环境监控、热水控制、健康档案、浴室娱乐”四大系统,真实感受到未来智能生活的魅力。作为海尔重点打造的创业项目孵化平台,海创汇通过“人人创客”的模式创新,真正实现了供需两端的完美融合。除了“魔镜”之外,海创汇在此次展会上推出的小帅私人影院、HelloKitty洗衣机、海尔智能马桶盖和海融易等优秀产品都备受瞩目。在此次展会上,中车四方股份通过模型、展板、实物等方式展示了时速500公里车辆、高寒车辆及转向架等创新成果;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重点介绍了国内首家培育农业小微企业融资、挂牌上市的全要素、全链条式“农业星创天地”项目;青岛华高墨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高性能石墨烯材料及应用产品;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董事长郅立鹏带领团队进行工业有机废气治理的图片;参加展出的还有“蛟龙号”深潜器模型、中科院海洋所的科考船模型、海洋生态牧场的沙盘,以及中科院院士吴立新关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介绍的滚动视频。回顾过去的五年,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事业加快发展,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并取得了长足进展和卓越业绩。作为集中展示国家“十二五”期间科技创新领域高精尖产品、创意的重要展会,它不仅是对2010-2015这五年中国在顶级科技、创新力量的一次全面总结和梳理,更是指出了“十三五”,乃至未来更长时间中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中国正在转向国家主导高端领域,同时引导民间创新创业全面铺开的局面。
在这次展会中,出现了包括国产五轴机床、“蛟龙号”钛合金球形舱、“潜龙2号”自治潜水器、运-20和C919模型、高分一号及高分四号卫星、嫦娥月球车、无人驾驶汽车、磁悬浮列车、中国版“智慧地球”虚拟系统等在内的一个又一个代表着中国在世界领域顶尖水平的“国之重器”。在参观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时,对中国在高新科技领域强大无比的硬实力表示了高度肯定。
蛟龙一号
国产首台大直径硬岩隧道掘进机
相比于远离大众生活的“国之重器”,在展会的第三展区陈列的则是众多贴近现代生活、未来生活的创意产品。在这里,汇集了众多自国家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以来,变革、转型最为成功的一批企业和平台,他们用自己独特的经营、创业模式和贴近大众生活的智能、创意产品,惊艳了众多参展者。据不完全统计,在开展的这几天,参观人流量最大、气氛最活跃的当属这一展区。
第三展区参观者络绎不绝
这次的“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向外界隐隐传达出一种信号——中国正在转向国家主导高端领域,民间创新创业全面铺开的局面。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国家和政府将从原来扶持、主导的角色,逐渐变化为推动和引导的力量,通过刺激大众的创新、创业能力,来实现中国经济新一轮的增长。
其实,这一变化在近几年就有所体现,去年首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期间,国家总理李克强对大众创业、民间创业给予了很多支持和肯定:创业创新绝对不是一阵潮流,而是影响到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深刻变革,对于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打造发展新引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小帅影院也出现在了“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第三展区中的海尔海创汇创客孵化平台的展位上。它不仅是大企业实现从“制造产品”向“孵化创客”转型杰出代表,更是新型创客模式、创业生态的领先打造者。而作为小帅的孵化平台,海创汇正以庞大的创业资源和快速的扩张速度为无数个可能成为下一个“小帅”的产品提供全方位的创业孵化服务。此外,在第三展区,还有时下最热的VR游戏机、运用于各个领域的人工智能、无人机、智能穿戴设备等新兴产品,它们均来自企业、创业公司、创业空间或自发的民间机构。
用创新改变世界,用创业引领未来。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来说,除了代表国家高端实力的“国之重器”,还需要大众自发的创新创业,以及如海创汇这样孵化创业平台、创意产品的“母体”。在国家、政府的引导和推动,相信在下一个5年,中国经济必将越走越好,取得新的辉煌。由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军委装备发展部联合举办的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举行,湖南科技大学自主研制的“海牛号”海底60米多用途钻机亮相成就展。
“十二五”期间,湖南科技大学海洋矿产资源探采装备与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团队致力于“海牛号”海底60米多用途钻机系统研究,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在深海钻进深度方面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填补了中国水深3000米级、钻进深度大于50米深海海底取芯装备的空白,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
国家科技创新成就展每5年举办一次。本次展览以“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为主题,通过800多件实物、120多件模型、近百项互动项目等,对“十二五”期间中国科技创新取得的重要进展进行梳理。